介紹饅頭灣
雖然在台大現在每學期已有將近四~五十個團隊努力以創業方式實現人生夢想,但整體而言,在台大校園要鼓吹創業至今仍是件不容易的事,我想校園內外相關業師的缺乏應該也是一大原因。我這次路過舊金山,在機場與創創二班的王易如碰個面,她正與台大的同班同學在矽谷創業中,兩位年輕的校友非常熱切地述說初創業的點滴,他們都堅定的表示,短短創業的數個月中,所學所知及進展,讓他們覺得生活非常有樂趣也很有意義,並對創業能產生的社會奉獻充滿期待。他們能快速行動與在矽谷有眾多優秀傑出業師的互相討論、切磋、指導有很大關係。
正巧前兩天,我又與本校經濟及財金的系友—魏巧杰(Angel)有特殊機緣會面。她因為知道我很努力地想改變台大校園的創新文化,特別在這次回國時,來找我聊聊。她對台大以及國內創新創業環境有極大感觸,她的話很令我感動,所以我想直接引用一段。她說: 我感受尤其深,台大的學長姐真的可以多多回來幫忙學弟妹,協助台大的學弟妹走向國際,人才有被重視和重用的磨練機會,台灣就有可能再進步。
這番話語聽起來感動又振奮,Angel 主動且積極,她因為看到台灣同學的困境,激起更多鬥志。承如她所說” 台大的學長姐一定要回來幫忙學弟妹”,她與台大另一位校友鄭端儀(Rosa,b89電機,r93電機所)及矽谷幾位熱心夥伴成立饅頭灣(http://mentowan.com/), mentors in the Bay area and Taiwan,希望能幫忙台灣發產創新創業和矽谷做連接,饅頭灣之名乃取 “Mentor 台灣”之諧音,還蠻有意思的。饅頭灣也將扮演SVT和年輕人一輩的對口,以及之後政府在花博場地成立創新創業矽谷的對口。SVT 全名為 Silicon Valley angels for Taiwan是由十八位矽谷非常有經驗、又對台灣未來創業極為熱血的早期留學生所成立,我前曾跑了幾趟矽谷邀請他們對台大提供更多協助。
目前看來饅頭灣也是一個台灣與矽谷或國際業師連結的好橋樑,我希望台大的同學及同仁能善加利用這些友好組織,特別是背後的業師群,在規劃未來各類創業事宜時,能透過這些經驗豐富學長的協助,讓互相照顧、互相支援也可以變成台大人創新創業的新傳統!